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此章言中庸之用。时中者,当其可而已,犹冬饮汤、夏饮水而已之谓。无忌惮,以无所取则也,不中不常,妄行而已。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人莫不中庸,鲜能久而已,久则为贤人,不息则为圣人。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此章言失中之害。必知所以然,然后道行;必可常行,然后道明。知之过,无徵而不適用;不及,则卑陋不足为,是不行之因也。行之过,不与众共;不及,则无以异于众,是不明之因也。行之不著,习矣不察,是皆饮食而不知味者。如此而望道之行难矣夫!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此章言舜所以用中。舜之知所以为大者,乐取诸人以为善而已。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皆乐取诸人者也。两端,过与不及也。执其两端,乃所以用其时中,犹持权衡而称物轻重,皆得其平。故舜之所以为舜,乐取诸人用诸民,皆以能执两端而不失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