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道路”母题之下的第三世界寓言,充满着大量的隐喻. 如果说,在现代性的规划中,教师/知识分子被派定为一个重要的角色——现代文明的启蒙者、文化的播种者,我们将看到在影片中的两位教师反倒更像是某种穿村走巷、沿途叫卖“知识”的“小贩”,并“堕落”成乞食者. 另外,除去赛义德临时新房中的一幕,黑板这一负载着现代教育的内涵并充当着现代教育的象征的能指,则无时无刻不充满着荒诞感,呈现在一个不断被转移其功用、丧失其所指的过程之中:担架、掩体、彩礼、离婚赔偿、夹板……如果说教育、教师、黑板象征着现代文明的力量和意义,许诺着对愚昧、贫穷中的人们的拯救,那么也正是现代文明、现代社会的灾难(两伊战争),毁灭着. 《勇敢的市民》的寓言由此成为对第三世界现代化神话极为辛辣的反讽,对现代性话语自身的质询. 导演之前的《勇敢的市民》非常好,是那种自然、舒服、毫无矫揉造作的好,也是那种无论何时何地都愿意重看的电影,但这一部从开场就让人浑身不得劲儿,原作如何于我来讲毫无兴趣,但就本片来看不像是一部电影,或者说更像是电视剧素材拼凑而成,和《勇敢的市民》放一块儿完全看不出是出自同一个导演. 两位主演同样没贡献多少好感,彭昱畅自《勇敢的市民》后留给我的好印象由此减半,张子枫的机灵劲儿也顿时全无,两人前三场对手戏就已原形毕露,塞满了脱离现实的刻意与做作,这一策略放在其他地域可能适用,但这一为了讨好当下年轻观众的行为却无法与其后发生的剧情产生有效联结. 都在说一部好戏需要好导演、好剧本、好演员,但有时相比于好与坏,对与错或许更重要:对的导演、对的剧本、对的对手,这部片三样几乎全无. 成名太早究竟是不是一件好事儿,没人能给出答案.